光模塊是光通訊行業的核心器件,其由接收及發射兩部分組成。其中,接收部分實現光-電變換,發射部分實現電-光變換。廣東愛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光模塊NTC熱敏芯片,在光模塊中起到溫度保護及溫度監測的作用,有效地保障光模塊的正常工作。那么,在選取光模塊時,需要考慮哪些標準呢?接下來,就讓愛晟電子為大家一一解答:
一、輸出光功率,這是光模塊發送端光源的輸出功率??梢岳斫鉃楣獾膹姸?,單位為W或mW或dBm。其中W或mW為線性單位,dBm為對數單位。在通信中,我們通常使用dBm來表示光功率。
公式:P(dBm)=10Log(P/1mW)
針對無源光纖網絡(PON,Passive Optical Network)產品,由于其光纖網絡單元(ONU,Optical Network Unit)端采用的是突發模式,因此需使用專用的光功率計進行測量,串接在線路中,即時給出當前上行和下行的光功率。
二、接收靈敏度,指的是在一定速率、誤碼率情況下光模塊的最小接收光功率,單位:dBm。一般情況下,速率越高接收靈敏度越差,即最小接收光功率越大,對于光模塊接收端器件的要求也越高。
考慮到光纖老化或其他不可預見因素導致的鏈路損耗增大,最佳接收光功率范圍控制在接收靈敏度以上2~3dB至過載點以下2~3dB。
三、受壓靈敏度,指輸入信號在附加了抖動和垂直眼閉(vertical eye closure)劣化條件后測得的靈敏度值,單位:dBm。此概念僅針對于10G 接口模塊(XENPAK 模塊及XFP 模塊)。
四、光模塊發射光功率和接收靈敏度
發射光功率指發射端的光強,接收靈敏度指可以探測到的光強度。兩者都以dBm為單位,是影響傳輸距離的重要參數。光模塊可傳輸的距離主要受到損耗和色散兩方面受限。損耗限制可以根據一下公式來估算:
損耗受限距離=(發射光功率‐接收靈敏度)/光纖衰減量
光纖衰減量和實際選用的光纖相關。一般目前的G.652光纖可以做到1310nm波段0.5dB/km,1550nm波段0.3dB/km甚至更佳。50um多模光纖在850nm波段為4dB/km ,1310nm為波段2dB/km。對于百兆、千兆的光模塊色散受限遠大于損耗受限,可以不作考慮。
五、飽和光功率值,指光模塊接收端最大可以探測到的光功率。當接收光功率大于飽和光功率的時候同樣會導致誤碼產生,因此對于發射光功率大的光模塊不加衰減回環測試會出現誤碼現象。
六、光飽和度,又稱飽和光功率。其指的是在一定的傳輸速率下,維持一定的誤碼率(10-10~10-12)時的最大輸入光功率,單位:dBm。
參考數據:
今日光電《【光電通信】弱電工程中光模塊知識大全》
上一篇 : NTC熱敏電阻器的主要技術參數
下一篇 : NTC熱敏電阻與快充市場